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为了应对环保压力,一方面更高标准的机动车油耗排放标准紧锣密鼓出台,另一方面黄标车、老旧车的淘汰出清进程也在提速。环保限行是近年来各地降低车辆排放污染、治理雾霾天气的主要措施之一,限号(单双号、尾号等)、限行(限制通行区域)是目前绝大地区采取的措施,我们注意到,近期逐渐有部分地区对国Ⅰ、国Ⅱ汽油车和国III柴油车进行限行(黄标车为排放标准低于国1标准的汽油车和国3标准的柴油车,并不包含国1和国2排放的汽油车和国3柴油车)。北京市规定17年2月起国Ⅰ及国Ⅱ排放标准轻型汽车禁止在五环内区域行驶;上海市16年起外环限行国Ⅰ、国Ⅱ(05年以前登记)标准汽油车;石家庄17年11月起对国Ⅰ及国Ⅱ排放标准机动车采取限制通行措施。同时山东省17年9月发布大气治理综合方案,积极推进国Ⅲ重型柴油营运货车加装DPF,并且排放不达标的重型货车明年起注销道路运输证。  国Ⅱ及以下车型保有量占比仅12.8%,排放占比却近六成 当前我国机动车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汽车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主要贡献者。根据环保部统计,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占比超过80%,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占比超过90%。按环保部统计的排放标准分类,2016年占汽车保有量1.0%的国一前标准汽车,其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占汽车排放总量的34.2%;占汽车保有量12.8%的国二及以下标准的汽车,其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占汽车排放总量的58.7%。汽车保有量带来的排放压力,主要来自低于国3排放标准的2300万辆汽车,数量不多,但影响较大。 18年汽车行业政策思路或从直接优惠逐渐转为环保引导  市场普遍担心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在18年退出后,汽车行业的需求承压。我们认为,站在管理层的角度考虑,针对汽车行业的政策需在经济增长与能源和排放压力中取得微妙平衡,本轮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经历了23个月,边际效用在显著下降,再投入数百亿来鼓励小排量乘用车对稳增长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18年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再延续的意义已经不大了。汽车环保政策的陆续出台或将接力购置税优惠,不仅对乘用车也将对商用车的需求产生重大影响。根据环保部统计,截至16年底,国二及以下排放车型保有量超过2300万辆,规模上已接近汽车年销量水平,且已经使用接近或者超过10年,并不是目前更新需求的主力。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未来类似针对低排放标准汽车限行的汽车政策或加速推出,将对于18年汽车行业销量的总体平稳起到重大正面贡献。 |